心理諮商是由心理師提供的專業服務。過程中,心理師與你共同合作,釐清問題、探索改變的方向與方法,幫助你更有效運用自己的資源。
心理諮商不是直接幫你「解決問題」,許多人也認為「講出來」不能解決問題。心理師的角色像是像催化劑或陪伴者,透過心理專業知識,陪伴你從不同角度看事情,協助你和伴侶、家人間的溝通。情緒疏通了,經驗整理了,對自己的認識增加了,就更有可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問題的答案。
因此在這裡,你會體驗到被理解、接納、長出力量和改變的歷程。
若依照形式分類,心理諮商可以分為個別諮商、伴侶/婚姻諮商、家庭諮商和團體諮商。
「個別諮商」為心理諮商常見的方式,透過當事人與心理師在安全、隱私的環境一對一的深入談話,共同釐清問題、尋求改變。
「伴侶/婚姻諮商」是關係中的兩人一起來談,探討關係中的種種議題,促進關係親密、減少衝突,讓雙方在關係中更自在。
「家庭諮商」是和家人一起來談的諮商形式,主要處理家庭中的各種議題,讓家人成為相互支持的夥伴。
「我需要心理諮商嗎?」當你心中冒出這個疑問,代表你意識到有些不對勁、過去處理問題的方式不敷使用,或產生新的問題。當你想要面對眼前的困擾,希望自己有所成長和轉變,都能運用諮商幫助自己。即便沒有困擾或急迫的議題,諮商也可以協助你自我探索、整合生命、心理保健。
心理諮商常見的主題有:家庭/婚姻/伴侶關係、人際關係、情緒困擾、心理創傷、哀傷失落、壓力調適、自我認同、生涯發展……等。
每個人會因為不同原因走進諮商室,什麼時候需要心理諮商,並沒有標準的答案。只要你想到一個舒適、安全的空間找人談談,心理諮商也許是一個好選擇。
許多人對心理諮商會有顧忌與擔心,害怕自己是有問題的人,或者被貼上「精神疾病」的標籤,甚至擔心留下紀錄,影響就學或就業。這是對心理諮商常見的誤解。
每個人的生命中難免都會遇到困境,就像人會感冒一樣,心也有感冒的時候。心理諮商是一個能夠協助你恢復或維持心理健康的方式。
我們和最親近的人往往也會有衝突、意見不合的時候,伴侶/婚姻/家庭諮商能幫忙你們彼此互相理解、溝通,成為彼此最重要的支柱。
根據心理師法第15條規範,心理師需遵守「保密原則」,你的個人資料、來談內容等資訊都將予以保密,由諮商所管理與保存,不會對外洩露,也不會登錄於健保系統。
心理諮商目前為自費服務,無法使用健保。診斷、開立處方、用藥為醫師之業務範圍,若有用藥需求可至身心科、精神科醫院或診所就醫,諮商時可攜帶藥物與心理師討論。
如果你在決定是不是要撥電話或傳訊息前很猶豫、很掙扎,或是感到焦慮不安,這是很正常的心情,因為你可能不知道諮商的過程會是什麼感受。我們注重你的隱私,也尊重你的每個想法和感受,讓你可以安心地面對與表達真實的自已,因此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,走進來看看諮商所的環境與心理師。
如果你的困擾已經累積一段時間,來談前也許可以整理與困擾相關的資訊,例如困擾持續多久、你的感受和想法、什麼時候會感到困擾、曾經嘗試的解決方法……等,除了可以加快諮商的進展,你也可能在與自己對話的過程當中整理思緒和經驗,產生新的體會與發現,療癒已經開始發酵。
人類的心理困擾背後常常交織著複雜的因素,因此我們無法提供「單一且快速的解決方案」。諮商需要時間,心理師會透過理解問題、評估、形成諮商目標、介入等歷程協助你更認識自己或協助你改善困擾。另外,心理師可以與你討論改變的方向,卻無法替你改變你的生活,因此重要的仍是你願意嘗試採取行動,讓改變發生。
諮商費用包含心理諮商的服務費、場地費與行政費。
諮商並不只是「聊聊」,而是透過理論知識理解你的問題,依照每位來談者的困境與需要量身打造諮商目標與計劃,心理師的提問或回應也本於諮商技術,和你共同達成諮商目標。
心理師是經過國家高考合格的專技人員,成為一位心理師至少需要研究所學歷,從研究所畢業後,心理師為提供更有效能的諮商服務品質,還需要不斷研習、進修、接受督導。心理師本身就是治療工具,需透過不斷陶冶、精煉,方能發揮更好的功效,而這些鍛鍊的歷程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成本投入。
伴侶,是我們選擇相互陪伴、分享生活的,最親密的人。由於這樣的緊密連結,在伴侶及婚姻關係中,常會因為金錢、親子教養、性、生活習慣、事業、價值觀、婆媳……等各式各樣的問題產生衝突;也可能會面臨想分手、談離婚、離婚後共親職、外遇、開放式關係、親密暴力……等挑戰。
當雙方無法有效溝通、在關係中不斷累積傷害時,伴侶/婚姻諮商可以協助你們釐清問題,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對話,討論關係中的僵局,並且修復關係。
伴侶/婚姻諮商需要雙方共同參與,並且需要持續諮商一段時間,每次諮商後回到生活中持續調整與練習,建立新的互動方式。
若另一半不願意與你一同前來,可以先透過個別諮商的方式討論關係目前的困境,心理師會針對關係的現況與你討論如何邀請對方,或其他處理關係的可能性。
問題的複雜度、問題對關係影響的嚴重程度、雙方改變的意願和動機都會影響諮商的次數,因此會視伴侶互動的狀況而定。建議趁問題還沒變得動彈不得、關係瀕臨決裂前,及時尋求伴侶/婚姻諮商的協助,能夠對關係產生正向的影響。
家,可以是遮風避雨的港灣,也可以是讓人想要逃離的惡夢;家,可以充滿愛與希望,也可能讓你遍體鱗傷。在許多研究、理論及實務工作經驗發現,家對人的影響甚鉅,許多看似個人的問題往往也反映家庭的問題。因此家庭諮商不僅是一種和全家人一起工作的模式,更是一種「觀點」,看見家庭的互動型態與個人問題間的交互影響。以憂鬱青少年為例,憂鬱看似是屬於個人的情緒,但背後可能和父母關係衝突有關,青少年在父母對立的關係中兩難,擔心背叛父母其中一方、承受父母的抱怨、要幫忙傳話、害怕父母離婚等;另一方面,青少年的憂鬱也轉移了父母的衝突,父母必須先放下大人的恩怨,關注孩子的憂鬱症狀,一家人共構了憂鬱繼續存在。
家庭諮商顧名思義,家庭諮商主要是透過心理諮商的方式處理與家庭相關的議題,常見的像是親子溝通、親職教養、家庭衝突乃至於婚姻問題等;透過全家人一同參與諮商,將「個人的問題」放到家庭關係的脈絡中處理,處理青少年憂鬱,同時也處理父母親的婚姻關係。心理師在家庭諮商中創造一個交流的平台,讓家庭成員彼此有機會面對問題、理解彼此,看見家人間的交互影響,促成更深入的對話,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向,並運用家庭資源。
當你覺得和家人關係卡卡,問題老是無限循環,靠自己難以改變時,可以邀請家人和你一同進行家庭諮商。
家庭的關係往往錯綜複雜,看似屬於個人的問題,家人常常也會受到影響或參與其中,例如孩子的情緒/行為問題可能與婆媳問題有關。當你意識到個人(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員)的狀況可能與家庭問題有關,可以尋求家庭諮商的協助。
全家人一同出席是最理想的狀況,家人間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,也能聆聽其他人的觀點,共同尋求解決之道。
若有家人不願意前來,有意願者可以先預約來談,心理師會評估家庭的狀況,討論如何邀請或其他諮商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