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getherwithheart

我們的理念

「這會」為閩南語「作伙」的音譯,除了象徵你我在「這」裡深刻的相「會」,更是人與人之間,好好在一起的願景。

我們以「人與關係」為工作對象,我們認為,人的心理困擾與「關係」息息相關,深信一段一段能愛與被愛、能舒心自在、更平等的關係,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。

此外,我們也重視「社會正義理念」,相信許多心理困擾不是來自個人,而是帶來壓迫的社會結構,因此我們關心城鄉資源差距、性別、階級、種族等議題,也支持性別平權、勞動權益、少數族群權益。

這會標誌理念

-關係-

家,不僅是一幢房屋;家人,也不僅是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。除了工作或上學,家是多數人花最多時間的地方。無論家人是否出於自己的選擇,都共享了生活空間,也相互滲透彼此的心理與情緒。我們都被關係影響著,也影響著關係中的其他人。有些關係能讓我們從中得到歸屬感,覺得自己並不孤單、感覺到支持,面對挫折的時候更有力量。相反地,有些關係也會讓我們身心俱疲、傷痕累累,想要逃離又放心不下。

看見關係對人的重要性,這會心理諮商所的LOGO以「家」作為主要的視覺意象,象徵無論是夫妻、伴侶、手足、親子、祖孫,抑或純粹想要住在一起的人,我們透過愛來連結彼此,我們也希望在愛裡,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更想要的樣子。

-敞開-

半開的門,象徵「敞開」。

是這會對社會敞開、是人和人之間互相敞開,也是心理諮商過程中,心的敞開。

半開的門象徵能開、能關的彈性,因為人和人之間需要相互有限度地敞開。敞開能促進交流,讓愛在關係中得以流動;有限度則讓我們在關係中保有自己,需要的時候可以回到自己。

我們也盡可能讓當事人在這會感到安全、自在和舒適,可以放心敞開自己,讓積壓已久的思緒在這裡舒展,情緒開始流動,讓改變得以發生。

-多元-

下方六個不同顏色的小圓點代表我們重視每個人的價值,尊重不同的性別、性傾向、文化背景、宗教、族群、階級,關心社會結構下受壓迫的處境。我們積極擁抱差異,支持每個人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,並且長出對抗不平等和歧視的力量。

這會的核心價值

全人關懷

以生理、心理及社會

的多重視角理解人的處境

視每個人為完整的「人」

而非只是「有問題的人」

社會正義

關注不公平、不正義帶來的壓迫

致力於改變社會結構

擁抱差異

肯認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面貌

支持你成為自己

善的循環

你所支付的每筆諮商費用

將會由這會定期捐給需要的人或團體

讓幫助繼續循環、流動

重視您的諮商體驗

注重個人隱私

安全感與信任感是心理諮商開展的基本元素,我們致力於維護每位當事人的隱私,個人資料與諮商內容皆以保密處理,妥善保存於諮商所內。每個時段僅安排一組當事人,諮商空間亦運用隔音牆及氣密門,讓你可以在諮商室中自在表達心事,盡情抒發情緒,提升諮商成效與品質。

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權

我們重視心理師與當事人關係的平等,我們相信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。因此在諮商中,無論選擇繼續或結束諮商、談論的內容多寡深淺,心理師都尊重當事人每一個聲音。我們相信,你有充分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,只有你能為自己做出最適合的選擇!

重視放鬆的感官體驗

重視環境帶來的舒適感受,期待每位當事人走進這會能讓身心得到舒緩與放鬆。我們用心挑選空間色彩與家具觸感,走進這會,你會聽見輕柔的音樂、嗅到舒緩身心的香氛,浸泡在放鬆的氛圍中,安心開啟一段療癒的旅程。

專注聆聽每個心聲

對話,是諮商主要的治療媒介;專注地傾聽與理解也是療癒的開端。心理師會以接納、不評價的態度,用心聆聽你的每段故事、每個心情,理解你面臨的困境,和你一起深入地探索,尋找可能的出路。

這會環境

door

外部空間

車水馬龍的街道旁,在這裡,我們以充滿綠意的景觀,開啟每一次相會

等候區域

無論等待諮商時間,或等待親友,都可以在這邊,讀一本好書、沈澱思緒,讓時間慢慢流過

togetherwithheart
togetherwithheart

諮商空間

打破傳統四面牆環繞的諮商空間,增添陽光和綠意。無論自己來、攜伴來、全家一起來,都能好好安放自己

多功能空間

純粹的大空間,彈性而開放,對各種活動、各種需求,敞開

togetherwithheart

這會成員

togetherwithheart

黃毓廷

諮心字第003521號

諮商心理師/所長

學歷-

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

經歷-

這會心理諮商所  諮商心理師/所長
台南高工  合作諮商心理師
南台科技大學  兼任諮商心理師
台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  家事調解委員
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  專任諮商心理師

關注議題-

伴侶與婚姻關係、家庭與親子關係、性別議題(多元性別、性別暴力)、多元文化、親密及家庭暴力、壓力調適

專長取向-

系統觀點、結構學派伴侶/婚姻與家族治療

專業訓練-

結構學派伴侶/婚姻與家族治療工作坊
女性主義取向家族治療工作坊
同志伴侶諮商工作坊
伴侶性諮商工作坊
伴侶諮商專業培訓課程
長期照護心理專業人員Level I~III培訓課程
家事調解委員培訓課程

生命中總會遇到困境,總會有許多身不由己、無可奈何。心理師伴你同行,整理過去、覺察現在、展望未來,在迷惘中,接納自己真實的樣子,在困頓中,尋找生命的更多可能。

對我來說,來尋求心理諮商的當事人不是病人,也不是有問題的人。每個人都和所處的生活環境、人際關係緊緊相依,交織成複雜而綿密的網。其實需要調整的是互動關係、是文化脈絡、是社會結構,讓每個人都能夠活出自己獨特的樣子,在逆境中找到改變的力量。     

全時段

togetherwithheart

王雅萱

諮心字第003256號

諮商心理師

學歷-

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班
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

經歷-

這會心理諮商所  兼任諮商心理師
文心診所(原文榮光診所) 特約諮商心理師
正修科技大學 兼任諮商心理師
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兼任諮商心理師
教育部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屏東區駐點服務學校  專任諮商心理師

關注議題-

情緒議題、創傷與童年創傷經驗議題、人際與家庭關係議題、憂鬱/焦慮自傷、性別友善

專長取向-
表達性藝術治療、沙盤治療、創意治療輔以牌卡諮商、焦點解決諮商架構、情緒治療、個案評估與測驗

專業訓練-

沙盤治療
表達性藝術治療
焦點解決諮商架構
諮商督導

好想好好理解你,帶著困擾來前來的你(們)/妳(們),對我來說,諮商是兩個(多個)生命在此時此刻的相遇,諮商師以真誠的心和當事人「接觸和交流」,透過傾聽、陪伴與同理來滋養因缺少水分、養料而休眠已久的種子,讓它恢復原有的能量得以慢慢的發芽、成長、茁壯。

「流動是療癒的根本,看見生命故事中的希望之光」,透過諮商服務,讓情緒得以流動,並帶出後續的認知與行為的鬆動,而我在諮商中也重視人際互動中的關係,從關係的脈絡中理解、同理,並引領你(們)/妳(們)看見關係脈絡中的自己,拓展選擇,促進改變,邁向更好的生活。人,永遠都有選擇。

每週三、週四、週六 18:00-21:00

如何前來這會

自行開車

鄰近86快速道路與國道3號
可以將車停於所前馬路白線內
亦可停於山西宮停車場,再沿巡府路步行4分鐘至本所

自行騎車

可以將機車停於所前馬路白線內

搭乘公車

搭乘臺南市公車
紅幹線、紅1、紅2、紅3
於「關廟市場」站下車,步行3分鐘可到達本所

搭乘高鐵

搭乘至高鐵台南站,再轉乘計程車約10分鐘至本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