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重個人隱私
安全感與信任感是諮商關係的基礎,我們重視每位來談者的隱私,資料與內容皆保密保存。每時段僅安排一組當事人,空間設有隔音牆與氣密門,我們相信,當您能在一個安穩的空間裡自由表達,情緒自然流動時,改變與理解就會慢慢發生。
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權
我們重視心理師與來談者之間的平等關係,也相信,最了解自己的人,其實是你自己。在諮商中,無論您選擇談多少、走多深,或是在什麼時候選擇暫停,心理師都會尊重您的步調與決定。我們相信,您有權利決定什麼對自己最適合,也有能力走在屬於自己的方向上。
「這會」為閩南語「作伙」的音譯,除了象徵你我在「這」裡深刻的相「會」,更是人與人之間,好好在一起的願景。
我們以「人與關係」為工作對象,深信心理的困擾常與「關係」交織,而一段能愛與被愛、平等而自在的關係,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。
此外,我們也重視「社會正義」理念,
相信許多心理困擾不只是個人議題,而與壓迫性的社會結構有關。因此,我們關心城鄉資源落差、性別與階級、族群與勞動等議題,並支持性別平權、少數群體與勞動者的權益。
在這裡,我們希望與你一起,看見個人的經驗,也回應更大的結構與現實。
家,不僅是一幢房屋;家人,也不僅是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。除了工作或上學,家是多數人花最多時間的地方。無論家人是否出於自己的選擇,都共享了生活空間,也相互滲透彼此的心理與情緒。我們都被關係影響著,也影響著關係中的其他人。有些關係能讓我們從中得到歸屬感,覺得自己並不孤單、感覺到支持,面對挫折的時候更有力量。相反地,有些關係也會讓我們身心俱疲、傷痕累累,想要逃離又放心不下。
看見關係對人的重要性,這會心理諮商所的LOGO以「家」作為主要的視覺意象,象徵無論是夫妻、伴侶、手足、親子、祖孫,抑或純粹想要住在一起的人,我們透過愛來連結彼此,我們也希望在愛裡,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更想要的樣子。
半開的門,象徵「敞開」。
是這會對社會敞開、是人和人之間互相敞開,也是心理諮商過程中,心的敞開。
半開的門象徵能開、能關的彈性,因為人和人之間需要相互有限度地敞開。敞開能促進交流,讓愛在關係中得以流動;有限度則讓我們在關係中保有自己,需要的時候可以回到自己。
我們也盡可能讓當事人在這會感到安全、自在和舒適,可以放心敞開自己,讓積壓已久的思緒在這裡舒展,情緒開始流動,讓改變得以發生。
下方六個不同顏色的小圓點代表我們重視每個人的價值,尊重不同的性別、性傾向、文化背景、宗教、族群、階級,關心社會結構下受壓迫的處境。我們積極擁抱差異,支持每個人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,並且長出對抗不平等和歧視的力量。
以生理、心理及社會
的多重視角理解人的處境
視每個人為完整的「人」
而非只是「有問題的人」
關注不公平、不正義帶來的壓迫
致力於改變社會結構
肯認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面貌
支持你成為自己
你所支付的每筆諮商費用
將會由這會定期捐給需要的人或團體
讓幫助繼續循環、流動
安全感與信任感是諮商關係的基礎,我們重視每位來談者的隱私,資料與內容皆保密保存。每時段僅安排一組當事人,空間設有隔音牆與氣密門,我們相信,當您能在一個安穩的空間裡自由表達,情緒自然流動時,改變與理解就會慢慢發生。
我們重視心理師與來談者之間的平等關係,也相信,最了解自己的人,其實是你自己。在諮商中,無論您選擇談多少、走多深,或是在什麼時候選擇暫停,心理師都會尊重您的步調與決定。我們相信,您有權利決定什麼對自己最適合,也有能力走在屬於自己的方向上。
我們重視環境帶來的感受,也希望每一位走進這會的人,都能在身心上感受到一點放鬆與舒緩。從空間色彩到家具觸感,我們用心設計每個細節。輕柔的音樂、淡雅的香氣,讓您在踏進來的那一刻,便能慢慢沉澱自己,安心展開這段療癒的旅程。
對話,是諮商中最核心的療癒方式;而專注的傾聽與理解,往往就是改變的起點。
心理師會以接納、不評價的態度,用心聆聽您的每段經歷與感受,陪您理解眼前的困難,慢慢走進內在的風景,一起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向與可能的出口。
車水馬龍的街道旁,在這裡,我們以充滿綠意的景觀,開啟每一次相會
無論等待諮商時間,或等待親友,都可以在這邊,讀一本好書、沈澱思緒,讓時間慢慢流過
打破傳統四面牆環繞的諮商空間,增添陽光和綠意。無論自己來、攜伴來、全家一起來,都能好好安放自己
純粹的大空間,彈性而開放,對各種活動、各種需求,敞開
學歷-
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
經歷-
這會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/所長
台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家事調解委員
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合作諮商心理師
草木談心Podcast節目製作人&主持人
台南高工 合作諮商心理師
南台科技大學 兼任諮商心理師
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專任諮商心理師
關注議題-
伴侶與婚姻關係、家庭與親子關係、性別議題(多元性別、性別暴力)、多元文化、親密及家庭暴力、壓力調適
專長取向-
系統觀點-結構學派伴侶/婚姻與家族治療、女性主義諮商、社會正義取向諮商、同志肯認諮商
專業訓練-
結構學派伴侶/婚姻與家族治療工作坊
女性主義取向家族治療工作坊
同志伴侶諮商工作坊
伴侶性諮商工作坊
伴侶諮商專業培訓課程
長期照護心理專業人員Level I~III培訓課程
家事調解委員培訓課程
生命中總會遇到困境,總會有許多身不由己、無可奈何。心理師伴你/妳同行,整理過去、覺察現在、展望未來,在迷惘中,接納自己真實的樣子,在困頓中,尋找生命的更多可能。
對我來說,來尋求心理諮商的當事人不是病人,也不是有問題的人。每個人都和所處的生活環境、人際關係緊緊相依,交織成複雜而綿密的網。其實需要調整的是互動關係、是文化脈絡、是社會結構,讓每個人都能夠活出自己獨特的樣子,在逆境中找到改變的力量。
週二~週六全時段
學歷-
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
經歷-
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約聘諮商心理師
雲林縣政府衛生局約聘諮商心理師
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專任心理師
銘傳大學專任心理師
關注議題-
個人生命經驗與抉擇、情緒覺察與接納、創傷議題、哀傷議題、伴侶與家庭關係、性別平權(多元性別)、多元文化、社會正義
專長取向-
系統觀點–結構家族治療取向、女性主義諮商、多元文化諮商、同志肯認諮商
專業訓練-
表達性治療工作坊
女性主義取向家族治療工作坊
伴侶、婚姻與家族治療工作坊–結構家族治療取向
人際歷程取向工作坊
同志諮商工作坊
性諮商工作坊
「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」
諮商是讓你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態,或許現在的狀態跟過去成長歷程有關;然而更重要的是,你未來想要變成什麼樣子呢。
我相信人的成長過程所發生的,所付出的精神與心血都不會白費。
生命的快樂與哀傷的經驗,都使其生命更加豐厚。
人活著,無非是想要變成自己更喜歡的模樣。
就讓我們來聊聊,發生在自己生命中的這些事、那些人吧。
週五、週六全時段
學歷-
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
經歷-
心田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
臺師大/臺科大/政大 合作諮商心理師
國家教育研究院 合作諮商心理師
台北少年觀護所 輔導員
國防部軍醫局 戒菸訓練講師
關注議題-
親密關係、性別議題(多元性別)、自我探索、情緒困擾、人際關係、生涯規劃與發展、成癮議題(戒菸)
專長取向-
女性主義諮商、同志肯認諮商、個人中心取向諮商
專業訓練-
多元性別族群工作坊
助人專業者自我覺察與實踐工作坊
同理心訓練工作坊
焦點解決與戒菸治療工作坊
鬆綁纏繞糾結的過去與未來,從「疑問」走到「覺察」,慢慢朝向改變,找回「自我」。
週四、週五、週六全時段
學歷-
國立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所碩士
經歷-
台南市新興國小 代理專輔教師
嘉義詠心精神康復之家 兼任輔導員
嘉義銀色大門老人福利協會 藝術陪伴員
金門縣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 兼任輔導員
金門縣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藥癮個管師
金門縣政府社會處婦幼社工科 約用人員
關注議題-
性與多元性別、童年逆境經驗、創傷知情、成癮(藥、酒、網路)、精神失序與復元、神經多樣性(ADHD)、多元文化、親子溝通、曝險少年、延緩失能
專長取向-
後現代取向、藝術治療、同志肯認諮商、兒童/成人感官律動調節(SMART)
擅長講題-
性平議題
志願服務培訓
自傷與自殺議題
藥癮者輔導議題
曝險少年輔導議題
延緩失能與老人憂鬱
創傷知情與自我照顧
精神失序與復元議題
ADHD神經多樣性族群
親子溝通與家長增能議題
專業訓練-
藥癮個管師專業訓練
司法與矯治心理專業訓練
精神危機與開放式對話初階與中階工作坊
創傷知情與感官律動調節治療(SMART)初階工作坊
藝術治療專業訓練(藝術媒材學分班進修中)
性與多元性別專業訓練
災難後心理專業人員培訓、社區防災士資格
延緩失能音律活化C級協助員資格
志願服務督導訓練
願有幸能擔任見證者,
陪著來回碰撞 ,
不僅看見纏繞生命的困境,
也碰觸內在的感受與力量 。
和你一起,
用自在地步伐走向陽光與陰影,
提醒自己作為一個真誠的人,
在諮商室內、外,皆選擇和受壓迫的人們站在一起,
期待有機會與你相互理解、對話和相遇。
週一與週二晚上
搭乘臺南市公車
紅幹線、紅1、紅2、紅3
於「關廟市場」站下車,步行3分鐘可到達本所
搭乘至高鐵台南站,再轉乘計程車約10分鐘至本所